友情提示: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,请尝试鼠标右键“刷新”本网页!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,谢谢!! 报告错误
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

每天一堂口才课-第20章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


◆ 第123天 寓理于情,攻心为上
◆ 第124天 从对方最得意的事情上寻找说服突破口
◆ 第125天 巧用类比说服法
◆ 第126天 要想提高说服力,就要顺着对方的思路走
◆ 第127天 让对方扮演高尚的角色
◆ 第128天 给你的语言加点“作料”
◆ 第129天 让对方一步一步说“是”
◆ 第130天 说服别人,一定要有耐心
◆ 第131天 隐藏劝说的动机
◆ 第132天 说服要寻找最佳突破点
◆ 第133天 先抬高对方,再进行说服
◆ 第134天 说服领导有技巧
◆ 第135天 知晓利害,让对方心悦诚服
◆ 第136天 抓住说服时机是关键
◆ 第137天 批评不如说服
◆ 第138天 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会更好
◆ 第139天 采用迂回策略,也许更能说服人
◆ 第140天 “怎样说”比“说什么”更重要

第117天 说服他人靠的是脑袋而非口才
核心提示
说服他人靠的是脑袋而不是口才,在劝人时不可直来直去、正面交锋,直白的语言只会招人反感和讨厌。
理论指导
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,特别是在指出他人的错误时,直达主题或语言过于直白,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顶撞,你要开动脑筋,采取拐弯抹角的方法,既可以让他人明白自己的错误与过失,又能够使他欣然接受、乐于改正。
战国时期,楚襄王整日不思进取,只图个人享乐,不理朝政,不断割地赔款,而且听信小人谗言,结果被秦国攻城略地,江山社稷岌岌可危。
但软弱的楚襄王并没有奋起反抗,而是一味地隐忍退让,期待秦人会良心发现,适可而止。他的这种做法,让很多关心国家安危的大臣们十分着急,大臣们纷纷进谏,但楚襄王一个也没有理会。很多人屡次进谏都未获得成功,反遭楚襄王的反感,说他们多言滋事、危言耸听。
当时,朝中有一名叫庄辛的大臣,足智多谋。国家日渐衰亡,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又见众人劝说无效,就亲自去找楚襄王。
楚襄王正在花园赏花,见庄辛来,知道又是来劝谏的。楚襄王打定主意,无论谁说什么,他都当做耳旁风。所以等庄辛来到他身旁时,他只瞄了庄辛一眼,没做声。
庄辛明白若是直接劝说,楚襄王是听不进去的,自己肯定会与群臣一样无功而返。只有另辟蹊径,才能进谏成功。
这时,恰有一只蜻蜓飞来,庄辛的脑海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,说:“大王,您看见那只蜻蜓了吗?”
楚襄王一听,觉得有趣,便说:“看见了,怎么了?”
庄辛继续说:“它活得多舒服呀!吃了飞虫,喝了露水,停在树枝上休息,自以为与世无争,世人不会对它怎样,但它哪里知道,树下正有个小孩拿了黏竿对着它呢。顷刻之间,它就将坠于地下,被蚂蚁所食。”
楚襄王听了,面露凄然之色。
庄辛又说:“您看到那只黄雀了吧?它在树枝上跳跃,吃野果、饮溪水,自以为与世无争,世人不会对它怎样,但它哪里知道,树下正有个孩子,拿着弹弓对准了它。顷刻之间,它就将坠下树来,落在孩子手中。”
楚襄王听了,开始面存惧色。
庄辛又说:“这些小东西咱不说,再说那鸿鹄吧!它展大翅,渡江海,过大沼,凌清风,追白云,自以为与世无争,世人不会对它怎样,但它哪里知道,下边正有个射手张弓搭箭,瞄准了它。顷刻之间,它就将坠下地来,成了餐桌上的美味。”
楚襄王听了,身上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。
庄辛又说:“禽鸟的事不足论,再说一下蔡灵侯吧。蔡灵侯左手抱姬,右手挽妾,南游高陂,北游巫山,自以为与世无争,别人不会对他怎么样,但他哪知子揽已奉了楚宣王的命令,前去征讨而夺其地了。顷刻之间,蔡灵侯将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楚襄王听了,吓得手脚抖动起来。
庄辛又说:“蔡灵侯的事远了,咱就说眼前吧。大王您左有州侯,右有夏候,群小包围,日夜游嬉于去梦之泽,以为与别人无争,会得到别人的容忍,哪知秦国的穰候已得了秦王之令,正率重兵向我国进发呢!
听了庄辛的陈述,楚襄王的脸色一点点变白,浑身发抖,他决心痛改前非,重振国威。庄辛的进谏忠心可嘉,楚襄王为此奖赏了他,又因他劝君有方,被加封为阳陵君。自此,楚襄王励精图治,与秦人一争高下。
其实,庄辛要说的话,和其他臣子一样,都是要劝楚襄王振作起来,但别人的话楚襄王听不进去,而庄辛的话却让楚襄王吓得全身发抖。为什么呢?
只因为庄辛在沟通中抓住了两个关键问题:一是把国家的生死和楚襄王的生死利害关系连在了一起;二是用画面和实例来吓唬楚襄王,让楚襄王听了这些话就想到具体画面,如蔡灵侯的真实下场,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下场。
第118天 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
核心提示
说服的话要想被对方理解并接受,有一个基本前提,那就是说服者是否把话说得恰当得体。
理论指导
人的性格各异,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。因此,在进行劝谏性的说服时,你必须因人而异,采用不同的说服方式,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。
李斯的千古名篇《谏逐客书》中的劝谏方式,就很值得你借鉴。
李斯生于战国末年,当时正值七国争雄。各国均畏惧秦的强大,密议后决定派一名姓郑的水利工程人员到秦国帮助修筑水渠,目的在于耗费秦国的人力、财力和物力,以削弱秦国向外扩张的力量。此事败露后,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。而李斯也在被逐之列。
“君无戏言”,要说服一国之君改变成命无疑是相当困难的。此时对此事的说服仅仅做到言之有理是远远不够的,还必须牢牢抓住对方的地位、性格、心理等一切特征,表达切中其要害的“语意”。
李斯在《谏逐客书》中没有拘泥于“逐客”这件事本身,也没有为自己喊冤叫屈,而是始终围绕秦王“跨海内、制诸侯”这一最高的目标。从历史、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论述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,以不容反驳的事实说明只有广纳贤才才能统一天下。
正因为李斯把驱逐客卿的事与秦王的雄心壮志联系起来,一下子就抓住了秦王的性格与心理特征,使秦王及时收回了逐客令,并快马追回了已启程离秦的李斯。李斯劝谏成功的秘诀也就在于他洞察秦王的性与情以及“跨海内、制诸侯”这一最大的理想,从而对症下药,以高远的立论、磅礴的语势征服了秦王的心。
说服的话要想被对方理解并接受,有一个基本前提,那就是你是否把话说得恰当得体,是否适合这一特定的听者。什么样的话才算恰当得体呢?一句话——对症下药。也就是要充分掌握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,比如,对方的地位、身份、需求、兴趣、爱好、经验、情绪以及场合、时机、人文背景等。
第119天 话不在多,点到就行
核心提示
话要说到点子上,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。
理论指导
俗话说:“花钱花在刀刃上,敲鼓敲到点子上”。无论对方是谁,只要你能把话说到点子上,对方就会欣然接受。
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中写道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说话也是如此,话不在多,点到就行。因为没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你的长篇大论。
吕布被曹操所擒,曹操考虑到吕布本领高强,有心饶他不死,留下为己所用。为此,他征求刘备的意见。刘备担心吕布归顺曹操后,不利于日后自己称雄天下,就希望曹操处死吕布。这时,刘备本可以列举吕布的很多劣迹恶行,但他仅选择了吕布心狠手辣、恩将仇报、亲手杀死义父的事例来说服曹操。刘备只说了句:“公不见丁建阳、董卓之事乎?”一句话提醒了曹操,吕布反复无常,很难成为心腹。于是,曹操下定决心,立斩吕布。
吕布曾有恩于刘备,吕布被斩之前,也曾提醒刘备:“君不记辕门射戟之事乎?”然而刘备却不予理会,反而用一句提示性的话,坚定了曹操的决心,立刻要了吕布的性命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能言善辩比写作更实际、更为人们迫切需要。话要说到点子上,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。因此,你要善于总结自己的观点,不妨在开口之前,先让舌头在嘴里转个圈,把多余的废话丢掉,做到一语中的。
第120天 先获得对方的好感,再委婉地商量
核心提示
很多人之所以说服不了对方,就是因为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得罪了对方,让对方感到不快。
理论指导
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,都不希望他人用强迫命令的口吻指示自己做事。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,人人都具有排他心理,特别是在别人以强硬的姿态命令自己遵从他的意思办事时。所以,在说服他人时,你最好先获取对方的好感,然后用商量的语气委婉地和对方交涉,之后再提出解决方案,让对方能以平静的心情倾听,最后达到说服的目的。
查理刚搬进一个新社区,就发现邻居家养着一条大狼狗。让查理感到诧异的是,邻居平时总是放任这条大狼狗在街上乱跑。
尽管这条大狼狗性情看上去比较温顺,但查理的女儿每次见到它依然会发出惊叫,感到非常害怕。自从知道外面有条大狼狗后,小女孩除了待在自己家的院子里,哪儿都不敢去了。
查理觉得这件事必须立即解决,于是就亲自去拜访狗的主人,向他说明来意。
查理说:“你好,我是你的邻居查理,我想和你商量一些事情。你的大狗很健康、非常活泼,不过我的女儿每次看到都它会感到害怕,不敢出门玩,我怎么说都没用。所以想请你帮个忙,以后每天下午五点到六点之间,可不可以让你家的狗暂时待在家里,这样我的女儿就可以出来玩一会儿了。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……”
邻居听完查理的话后,很爽快地点点头,表示同意。邻居还略带歉意地对查理说:“没想到你的女儿怕狗,真是不好意思。”
查理之所以能够说服邻居,是因为查理在表达自己的来意之前,先称赞了对方的狗,然后再说明事实,之后又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。
很多人之所以说服不了对方,就是因为理直气壮的说话方式得罪了对方,让对方感到不快,说服不了对方不说,还会恶化彼此的关系。在说服对方前,你应该先告诉对方已经存在的事实,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来意,最后再用商量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想法,让对方放下戒备之心,尊重你的意见。
第121天 说服他人要以理服人
核心提示
说服他人的简单公式:说服=事实+雄辩。
理论指导
想要说服别人,自然先要将道理摆出来,做到以理服人。若是你没有任何道理就站在那里瞎说,恐怕是没人会听你的。
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人,他原本是一个一名不文、被人看不起的穷书生,可后来他却身佩六国相印,给当时的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的影响,创造了历史奇迹。
苏秦有一套令人叫绝的理论:合纵。若是没有这一理论做基础,就算他口才再好,也根本不能打动那些傲慢的君主,由此可见以理服人的重要性。要想做到以理服人,你就一定要做到下面两点。
1.讲清道理。说理的时候,你必须要拿出依据,就事论事。语言要简洁明了,将道理说清、说透即可。同时,你还要做到条理清晰,哪些先讲,哪些后讲;哪些要重点讲、反复讲,都要心中有数。
2.用事实说话。事实的力量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。一个事实常常比一百句、一千句抽象的理论更有说服力。有时,你只要将事实一摆,对方自然就心服口服了。事实胜于雄辩,你若是举出大量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,别人就很难反驳。
第122天 层层递进,把理说透
核心提示
对许多人来说,层层剥笋法是一种最常规也是最实用的说服方法。
理论指导
人的思想是复杂的,对某一事物不理解、想不通时,往往就会疑虑重重。因此,你在说服那些不能一点就通的人时,就需像剥笋一样,层层递进,把理说透。这种方法就叫做层层剥笋法。
1898年,哈默生于美国纽约。18岁那年,哈默接管了父亲的制药厂,当上了老板。由于管理有方,制药厂生意兴隆,仅仅过了4年,哈默就成了百万富翁。
1921年,他听说前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,鼓励吸收外资,就打算去前苏联做买卖。他想,在前苏联目前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,得到粮食。而这时美国粮食正值大丰收,一美元可买到35。24升大米,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,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往市场出售。而前苏联有的是美国需要的毛皮、白金、绿宝石,如果让双方交换,岂不是很好吗?哈默打定了主意,来到前苏联。
哈默到达莫斯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温馨提示: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,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!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,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!